这对于官宦人家的心腹或许诱惑不大,但是对于处于底层那些人来说,无疑是条翻身的捷径了。
都是卖命干活,给朝廷卖命或许还有光宗耀祖的一天,这段时间永明城的贺章将军,从一个流民,一跃而起成为镇远军中领头人物的事迹一直都在广泛流传。
在客栈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所有集结在客栈的人都被喊了出来,天色还未亮,那些人都被分批塞到了等候在一旁的牛车之上,沿着官道直接去了码头,上了大船。
沈时川也被塞进了一艘大船,船舱中同行的还有几个书生,大家面面相觑,但是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原本京师旁落之时,运河早已断绝,但是在收回京师后,海运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漕运方面受到了威胁,不由的加快了疏通的速度,不过月余,原本江南地区的东西又重新开始出现在京师。
虽然江南政治上的命令并不一定听从朝廷,但是明面上还是依托在朝廷的体系之下,只是一到交税的时候就随便给上仨瓜俩枣开始哭穷。
给钱是不可能给的,但是赚钱是绝对不会停的。
商路断绝的期间,江南也不是没有动过心思和女真人做生意,只是,晋商下手不仅比他们快,而且更狠。
而前太子下手果断,在山东守住了会通河,直接掐死了运河的输送闸口,直接断绝了江南通敌的想法。
沈时川也曾上京赶考,对于水路也算熟悉,只是出了江南之后,所见沿岸之景象却与过往不同。
无数男男女女在工地上穿梭,而身穿短衣,手里拿着炭笔书本的书吏还在一旁记录进度情况,时不时俯下身一起帮忙。
不同于一般民役偷奸耍滑有气无力的干活情况,所见之人具是精神饱满,虽然有不少的女子老弱之人,但是无不干的热火朝天,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这样的场面,沿着会通河往上时沿岸比比皆是。
旁边的书生咽了口唾沫:“我们如果考上了吏员,也要同他们一起修路吗?”
这可和他们想象中的分外不同啊!
“那又怎样,如果考上了我们好歹还有希望,起码还有晋升的希望,如果待在江南,就我们这样的学识,恐怕此生都难以一展抱负,就算是修路,我也一定是诸位之中,修的最快最好的!”沈时川咬着牙,狠狠的看着远处的工地,恨不得自己和那个执笔的小吏互换了身份。
船上的气氛一时安静了下来,良久众人相视一笑-
就在不少人纷纷北上寻找希望的时候,闯王的人也开始在江南地区开始搅风搅雨了,虽然他将士众多,但是刘方亮也没有直接硬打的打算,他们下江南,要的是粮食,是金银,是赋税,不是消耗人命。
江南势力纵横,环境本来就已经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了,而刘方亮自然是不介意当场引爆一下试试的。
他带着主力部队沿着汉水缓缓南下,而更多的间谍早已在顾君恩的指导下悄无声息的潜入徽州。
不过七日,徽州爆发奴变。
在无形的大手牵引之下,无数原本卑微如蚁的仆人突然换了个面孔,呼朋唤友,联络乡党,举旗亮刃,先是聚众前往主家索要身契,稍有迟疑便直接打杀。
如有奴仆护主,或不愿意与他们一道讨伐的,这群人便也直接将对方杀掉,甚至与分尸泄恨。
随后躲入深山,已有成匪之势。
此事一起,便震惊四野,江南地区响应者众,很快就聚集成群,从者数万,虽然零散,但已隐约成型之势。
只是里面的势力构成极为复杂,不仅仅是闯王的人手,还有左家军、大顺军、甚至隐隐还透出来原本盘踞在川贵一地白莲教的身影。
第122章发展闯王的军队如同一条过江龙,收缩……
闯王的军队如同一条过江龙,收缩了在西北和北方的势力后,狠狠的扎进了局势沸腾的江南。
一时之间,江南遍地作乱。
除了诸方势力,其实大魏这几十年来,各府各省的民变叛乱数不胜数,早已经是一副王朝末年的景象,只是像闯王,起义军,大顺军,白莲教这样的公然举旗谋反的势力才被定为叛乱势力,而那些数百人甚至数千人起义,被镇压下来的,只能被称之为变了。
即使千百次的民变、奴变、只要没成一方势力统合下来,那都不足以进入上位者的眼睛。
但是却已经是那些被压迫到无法喘息的民众,唯一能发出来的反抗之声。
闯王的加入,无疑是将这一片星星之火,撩成一片仿佛要毁灭一切的大火。
将一切的权势、金钱、枷锁全都焚烧殆尽。
只是秩序的毁灭很容易,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将一切反对的声音除去,就能做到。而秩序的建立却需要一代代的人付出心血去构建,去恢复。
有些事,闯王能做,但是宋时不能。
有些事情,宋时能做,而闯王却无法-
江南血流成河的时候,宋时这边也是忙的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