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米濉就不讲了。
米家没什么亲戚,米正完全不理解这样的行事逻辑。
他虽然也算是从小寄养在米良继这个大伯家,大伯还和他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可是从小就没短过他什么。
他爸给的家用,米良继大部分都给他存了起来。他初中的时候就交给他了。
米正想不明白,过了好一阵才感慨:“那三婶得多伤心啊。”
三婶对娘家人是真的好。为什么好?不就是因为是亲人嘛。
结果只有她把娘家人当一家人,娘家人当她是外人。
唉……
姜稷伸手给他掰了半块甑糕:“再吃半块,一会儿吃午饭了。”
“噫,就这么点大。我长身体……行叭行叭。”米正又问他爸,“93万……那剩下的钱呢?”
“卖房卖车,自己出去工作,总得还的。”米濉一点都不怕他们欠债不还,“他们村长盯着呢。”
“哦。”那就没问题了。
三婶娘家那种独姓大村,村长就是族长,说的话没人敢反驳,除非不想在村里混了。
当然村长也不是什么黑恶势力,是讲道理守规矩的。
有些事情没挑破,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一回事;挑破了他不管,是另外一回事。
像这种不体面的事情,要是闹开了,那丢脸的会是全村人。
都一个姓的,谁分得清是具体哪一家?小地方的风言风语传起来可快,今后谁敢和他们村攀亲?
“那四哥就买得起房了。”
“再攒两年吧,京城限购呢。”米濉说起这个,也不避着姜稷,问米正,“你要在城里买房不?我今天去城里看着,觉得还行。”
“你别说的像买菜一样。”房子好贵的,攒钱不容易。
“那比菜还是要贵一点的。”米濉是临时想起来,不过还真动了心思,“买一栋吧。你不住也给你大伯住。看看距离老街近一点的,有没有独栋的。”
“你别想借着看房子,就不去扫墓!”说起这个,米正就去看姜稷,“哥,你要回家看看不?”
姜稷就拍他后脑勺:“我看你是想借着扫墓逃课。”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没安排下午的课,带着米家父子上祖坟去。
山里面的草木长得茂盛。
米正种了不少花,但大部分都没干过野草:“之前开花的就少,现在连个花骨朵都没了,不知道有没有种子。”
米濉听他一脸遗憾的语气,身为农家子却对种东西实在不了解:“这就是老祖宗不让你偷懒。”
姜稷倒是说道:“要好打理,就得种本地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