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到她房里来的几日,也只是握着她的手,没做过什么。
引得整夜候在房门等着里面吩咐的两个仆妇,都要嘀咕起来:“太子也是喜爱太子妃的,怎的一整夜也不叫一次水,太子妃也没到日子的呀。”
芳嬷嬷听了呵斥一声:“不可议论主子!”
翠影每日听着动静,倒是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太子就太子妃一个女人,睡了两回,厌了,但又没别的女人可睡,可不就这样呢么。
只是翠影出手之前,还颇有些犹疑呢,她心里还想着大公子的。
幼时,她与小姐还住在侯府里,大公子每日下学给小姐带的糕点,都要分她一份,只她有,竹萱没有。
那样好的大公子,谁能比得上呢。
可比那不解风情、迂腐无趣的太子,要好得多。
白日里,尹采绿要不在府里闲逛,要不就翻看账本,学学旧例,认认字,太子要她办的雅宴,她已大体学会如何操办了。
这几日正与芳嬷嬷对名单。
因她认不全名字,便叫芳嬷嬷挨个给她介绍,分别是些什么人,什么身份。
说了一通下来,她又多认了几个字。
“都是些白身的大儒,太子每月喜欢与他们论道,太子妃往后会常见到的。”
太子头几回举办这样的雅宴时,还被三皇子告了一状。
说他勾结朝臣、邀买人心。
皇上很是生气,派人过来一查,才知道太子府上都是些什么人物。
要么是书院里的夫子,要么是山上的隐世大儒,要么是游走至此传道教化的经师,甚至,从西边来的高僧也做过太子府上的客人。
这次的客人里,也都是些老头子,有白鹿洞书院的朱夫子、漳南精舍的阮夫子、听松诗社的祭酒林先生,另外还有画师陈大家、棋痴孙大家等人物。
尹采绿大体明白了,便道:“那便按照往常惯例办也就是了。”
芳嬷嬷摇头:“今时可不同往日了,府上以前没有女主子,办得简陋,如今咱们府上有太子妃了,太子妃正可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也叫咱们太子府上的雅宴办得漂亮些。”
说起这个,芳嬷嬷胸膛还往起挺了挺。
既然芳嬷嬷都这么说了,尹采绿便也打定了主意,定要将这场雅宴办得顶漂亮。
季夏伏日,太子府正门俱开。
尹采绿选了一处一边傍着假山,一边是潺潺溪流的敞厅。
这溪流是太子府建府时从护城河里引进来的。
于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上面居中太子与太子妃坐下,左垂首朱夫子、阮夫子、林先生等人物,右垂首陈大家、孙大家等人物。
眼下客还没来,府上仆妇小厮穿梭,已是热闹场面。
太子提前从朝上回来,就是忧心太子妃操办不好,她虽才德双全,却毕竟不在京中教养长大,眼下见一切井井有条,太子心甚慰。
芳嬷嬷来回:“太子妃,一众歌伎、乐伎都已经到了,收拾一下就能入场,只戏班子还没到,听那班主传信说,旦角儿在路上出了些差错。”
尹采绿皱眉,怎的偏偏旦角儿出了差错,她最爱看旦角儿了。
她小心翼翼抬眸看向太子,还望太子不要指责她才好。
太子怎会指责她,太子只是,看着那些抱着丝竹管弦依次入场的莺莺燕燕,有些头疼而已。
正午的太阳明晃晃地照,照出一派正气,照出一片磊落。
也不知待会儿来的那些老头子见了,会不会一个比一个脸色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