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枝已经端着打包盒伸过去,拿勺子喂到他嘴边,“水果捞呀,就是我上次拍的,你忘啦?”
“没忘。”
“快点,待会红灯都过啦。”
相较于年纪轻轻的妹妹喜欢各种新奇的玩意儿、甜爽的零嘴、以及一系列新鲜有意思的东西,傅嘉荣的内心已经掀不起半点波澜,沉寂得像潭死水,唯有姜枝呆在身边,他才感觉自己容光焕发。
“好吃吗?”
“嗯。”
“再尝尝爆珠,我可喜欢了,哥哥喜欢吗?”
“喜欢,阿枝挑的,我都喜欢。”
傅嘉荣接受妹妹的投喂,并且给足情绪价值,哪怕他从去年开始就有意识控糖——年龄的代沟意味着皮囊先行衰老、身体素质下降,同时高强度工作和高密度出差,也会让人逐步走向疲态和发福,而他需要用极尽严苛的方式规避自己陷入邋里邋遢的形象,以防出现妹妹会嫌弃他的情况。
*
月凉如水,给姜家老宅蒙上一层银辉。
中式的庭院占地辽阔,建筑风格偏徽派,以青山绿水为衬,夜幕下灯火通明,远远望去白墙黛瓦,宛若一幅静谧的水墨画。
傅嘉荣熄火,刚把车子停在车库,副驾驶的姜枝已经开门跑了,还没进屋,就有她那清脆甜腻的嗓音。
“我回来啦!”
男人顺手拎过被妹妹遗落的挎包,跟着进去。
“阿枝回来了,哎哟,怎么都瘦了?快过来我瞧瞧。”
“傅奶奶,阿枝这段时间被训得可惨了。”
“辛苦嘉荣了,还专程去京大一趟。”
“没事的阿姨。”
“乖乖,怎么又让哥哥给你拎包?”
“俩孩子都到了?那可以开饭了。”
流苏灯悬挂,照得饭厅明亮,视野开阔。偌大的厨房站着三代人,系着围裙忙得热火朝天。每逢佳节前夕或当天,姜家和傅家的人都会聚在一块,叙叙旧,吃顿家常便饭。
圆桌摆满热腾腾的菜肴。
姜枝洗完手过来,傅嘉荣很绅士,为她拉开餐椅,女孩冲他笑笑,落座后,男人自然坐在姜枝身边。
俩人亲熟的举动落在其他长辈眼里,纷纷染上笑意。
“阿枝,来,尝尝傅爷爷煲的这个汤,评判评判,看看有没有你哥哥煲的好喝啊?”
傅良煲得一手好汤,厨艺传承,等落到孙辈傅嘉荣身上时,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他做饭巨巨巨巨好吃,有年暑假,姜枝住在傅嘉荣家里,愣是被他养胖了七八斤,姜枝爸妈过来接女儿,一看,豁,白白嫩嫩,憨态可掬,快赶上年画里的福娃娃。再后来,姜枝几乎快要赖在傅嘉荣的家里。
傅嘉荣给她盛了一碗山药玉米排骨汤。
这是姜枝最爱喝的汤。
“傅爷爷,我可是很公平公正的,绝对不会偏袒哪一方。”她有模有样品鉴的样子把一桌子人都逗笑了。
姜枝开始故意吊胃口了:“我觉得——”
长辈们看着她长大,也爱逗她,彼时都捧场地望着她,等着小姑娘的评价。傅嘉荣对这种融洽的氛围淡淡一笑,将拆好的蟹肉放进精致的餐碟,然后递到妹妹面前。
姜枝看了眼,下一秒,立马笑道:“还是哥哥煲的汤最好喝!”
傅嘉荣接话:“嗯,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你被我收买了。”
饭桌上笑声朗朗。
长辈们适当小酌几杯,聊聊家常,很少动筷,毕竟年纪上来了,食欲不佳,也不再贪图口腹之欲。
整张餐桌就属姜枝和傅嘉荣是晚辈,但是兄妹俩也间隔了八岁,再加上傅嘉荣傍晚被妹妹投喂,需要严格控糖控碳水的他也没怎么动筷,全程都在照顾姜枝吃饭。
剥虾拆蟹、挑鱼刺、剃骨头……
饭后管家才出现,安排回避的佣人开始收拾碗筷,清理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