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姜时愿缓下心火,谢循又漫不经心地问道:「关于谢某说的第一位盗贼,娘子可有线索?」
若要细看,姜时愿的表情可谓丰富多彩,温婉恭顺的眉目下,怒意已经丝丝缕缕渗透四肢百骸。
偏偏她隐忍地极好,语气上听不喜怒:「小女一无所知,抱歉帮不上国公。」
昏暗之下,夜间起雨,谢循缓缓转身,撑开擎扇,影拂香风。
姜时愿心中震然,毫不避讳地抬眼扫上,他的眉眼容颜被纸伞下的阴翳模糊地不甚真切,只能看见他分明的下颌,锐如刀锋,又恰到好处具有阴柔之美。
他的嗓音清冽又融于夜雨噼啪的乐奏中,寒意渗人。
「第一位贼人娘子毫无线索,那谢某将讲的第二位贼人呢,你可愿一听?」
第11章
「愿闻其详,国公请讲。」
纸伞之下,女子神色极为平静,清雅的草木香和锦衣华服上弥散的名贵沉香交融在一起,针锋相对,互相牵制,又不会觉得浓郁冲突。
谢循极为欣赏她的不露声色,继续道:「娘子不知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帝王墓中构造复杂且机关无数,就凭着崔梅派出的守陵人是如何能轻易撬开墓穴,闯过重重机关为崔梅偷盗至宝。」
「国公的意思是下墓之人除了青黛之类的守陵人,还定有一位高人领路?」
「娘子聪慧。为了解开心中猜疑,谢某连夜提审了崔梅,崔梅原本死咬不说,而后又受不住重刑审问,这次倒是吐了个一干二净。」
「重刑?」听闻此言的姜时愿不由地涌上一股心颤,不是由李奇邃主审此案的吗,怎么又变成了谢循审讯崔梅。
谢循好似猜出了她的疑窦,「崔梅是个硬骨头,李少卿百般刑罚都用尽了,还是未能让崔梅开口,百般无奈之下,只好请谢某出山。」他的眉头轻轻一挑,言语却出奇地平静:「娘子有兴趣听听谢某是如何撬开她的嘴的吗?」
大理寺的刑罚又哪一项不是折磨肉身至极的呢。
如此酷刑,都没撬开崔梅的嘴。
所以,姜时愿根本不敢往深处想谢循的手段,光是曾在『
十八地狱『中的所见,已经够让她终身恶寒。
谢循话中有遗憾,「看来娘子不感兴趣。」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崔梅受不住重刑,坦言道曾在南陵私自关押了一名逃犯,名为慕朝,说此人轻功极佳,且擅长奇门遁甲。那慕朝为了活命,答应每月中旬帮崔梅下墓偷盗珍宝,当然崔梅也不放心此人,邃每次都会派上一位守陵人跟随,盯着慕朝的一举一动。」
姜时愿装作第一次听到,语气诧异:「那位名为慕朝现如今仍被关在南陵吗?」
谢循随意拂开嶙峋枯枝,让纸伞先行,「在谢某赶到南陵之时,地上只剩被劈成两截的铁链,慕朝已被人放走,不见踪影。所以第二位贼人所犯之罪,可要比第一位更加严重,私放典狱重犯,其罪当诛。」
原以为采花贼慕朝只被大理寺通缉,没想到还在典狱的名单上。
可姜时愿已无心担忧慕朝,一想到自己五十年刑期后还要被斩首示众,倒吸一口凉气,答得平静:「国公说提到的二位贼人,小女都毫无头绪,抱歉不能助国公破案。」
「无妨。」谢循轻声道。
姜时愿:「所以国公甚至不惜搁下京中要务也要留在皇陵,就是为了查出这两位贼人吗?」
修长的指尖折下一节嶙峋枯枝,咔嚓一声甚是悦耳,谢循敛眉垂眸道:「两个微不足道的贼人罢了,怎会让谢某放在心上。只是这第二位贼人着实令谢某生愠。」
「她是否知道自己放走的并不是真正的慕朝?」
姜时愿听出话中玄机,微微蹙眉:「什么意思?」
谢循慢慢逼近微垂的女子,嗓音冷冽:「娘子有所不知,大理寺在榜通缉的慕朝与典狱正在追查的『慕朝』,既可以说同一人,也可以说不。」
「此话怎讲?」
「娘子,可曾听闻过『千人面』?」
姜时愿一怔,想起曾听兄长提及过。
千人面乃是世间最有名的暗探,所属势力不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