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芊小说网

芊芊小说网>与宿敌成婚后淞子七 > 第6章(第1页)

第6章(第1页)

那一双修长的手伸出轿外,轻叩着。

谢循嗓音暗哑:「若您还能见到姜娘子,记得帮我带句话,有劳娘子日夜牵挂,谢某在典狱等着她。」

。。。。

这次负责押解姜时愿去往皇陵的是京兆府的官吏,官吏一路上垂头叹气,脸上不见半点喜色,止不住埋怨这趟是个苦差。

生于世家的犯人官吏见得多了,这些人从前养尊处优,生来一副散骨头,走两步路就散了,能撑多久也只是时间和路程问题。到时候犯人受不住死了,自己辛辛苦苦,到头来还要罚俸。

可渐渐他发现,此次押解的犯人似乎和以往的落魄子弟不同,这姜家娘子明明生得扶风弱柳像个瓷娃娃般,是个易碎的玩意,原以为定会死在半路上,没想到她竟然撑了下来。

只是这身量已经和离京时无发相比,清瘦不少,几乎是骨头包着皮,可这娘子的眼神一日比一日坚决丶狠厉,搞不清到底什么支撑着她。

官吏不知,姜时愿可清楚得很,全靠对谢循那与日俱增的恨意。

皇陵远在溙州,距京城千里,为开国武宗亲选的陵址,前后长达百年,先后修十三座陵墓,又称「十三陵」。囚队经过三月跋涉,终于在月末前抵达溙州,这也是官吏第一次完整解开对姜时愿的枷锁,按住她的肩押往皇陵。

为保帝王魂魄不被侵扰,安居于九泉之下,皇陵逐渐形成了一个封闭之所。禁军重甲驻守于山脚下,无召不得入内,而守陵人则会一辈子在山中守着帝王英魂直至病死或老去。唯一能进出皇陵的时机,便唯有每年开春官吏会押解从皇城内打发下来的宫女,亦或者如姜家小姐这般犯错之人,送往山中成为新一批的守陵人。

官吏拿着文牒请为首的禁军过目,首领瞥了一眼姜时愿,照例询问了两三句籍贯何处,所犯何事,判罚为何。见姜时愿的回答与文牒基本无误,遂下令放行,赶着时间吃酒去了。

刚步入青石玉阶,迎风就送来缭绕的雾气还有藏在林间的花香鸟鸣,飘飘缈缈,宛若仙境。

可这『仙境』却让姜时愿十分不喜,四面环山,意味地势复杂,也看不到山外禁军布放,不利于逃出,实为守陵人一生无法逃离的牢笼。

可能是由于她丝毫不掩饰对皇陵的打量,下一瞬,眼前漆黑,被人裹上黑布,一路被人用绳索指引上行下走,也不知走了多远。

倏然,突如起来的强光刺痛着双眸,她不适应地阖上双眸,一个浑然陌生的女音此刻在她面前响了起来。

「入了皇陵,从此便抛去姓氏,沦为守陵人。」

「娘子好运,可以多活几时,至于能活多久,就看你的造化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她的性命还是一半压在鬼门关里?

姜时愿手背遮去烈阳,忍着刺痛睁开一只眼,那位妇人看着年岁四十,腰挂绶带,双手持着戒尺,腰身直挺,一板一眼的模样不禁让她想起幼时教她女学的教书嬷嬷。

嬷嬷管教极其严厉,她一半的得体丶贵女之风,都靠嬷嬷手心中的戒尺一下一下训出来的。

那是姜时愿第二怕之人。

如今,站在面前虽是个复刻版,也足以令她生畏。

浓淡不一的雾气飘荡开来,崔梅向她走来,朝着官吏行礼道谢。而后戒尺一挑松开了姜时愿手上的麻绳。

来时,她就从官吏口中打听过,皇陵之中有位总管守陵人的嬷嬷,原是圣人安妃宫中的奉衣宫女,风光无限,可不知犯了何事,被发配在此处。

看来就是眼前的崔梅,她身上历经世事的干练丶精明可遮不住。

崔梅领她朝水庭走去,姜时愿逶迤在后,就这般一前一后走着。

路到一半,姜时愿忍不住开口问道:「嬷嬷口中,能活几时是什么意思,还望指点迷津。」

「你当这是什么地方?这里可是皇陵,历代圣人安息之地。」崔梅向左拐至水曲,反问到:「你觉得何为守陵人?」

「守陵亦为守灵,圣人长

辞之后,也需有千百内侍与宫女跟着下九泉伺候。」

「这种说法,也叫陪葬。」

【1】一种名贵的茶,雅号金镶玉

(狐狸提示:接下来几章属于女查清皇陵案件的剧情。想直接过查案剧情,看男女主对手戏的UU,直接跳转到18章—女鹅捡到失忆的谢循开始)

第5章

话点到这里姜时愿便也懂了,难怪皇陵之内的守陵人要么是从皇城内来的宫女,要么就是如姜时愿一样出身于望族,原是需要二者殉葬方能彰显皇室威严。

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崔嬷嬷说,她能有幸活着,又活不了几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