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二人讨论之际,秦平送来公文。
“主公,大事不妙!天和教在江南的叛乱愈演愈烈,朝廷自顾不暇,已经无力再为徐州提供支持!卓大人那边已经让彭城和广陵守军严守码头,以防叛乱波及徐州!”
梁萧与秦勋闻讯起身。
“无妨,今日形势我早已考虑到了,击退匈奴才是徐州的当务之急。”梁萧安慰道。
武帝能运来二百万两白银,已经是在表态支持。
可惜,天和教的起义代表乱世的开始!
而眼下徐州要同时承受匈奴和西秦两国的压力,也不适合立即抽兵支援江南。
琅琊斥候部队也发现了匈奴大军的踪迹,赶回琅琊报信。
“禀报武君:匈奴军队倾巢而出,正从西北方杀来,绵延数十里,声势浩大!军队前方旗号为‘报仇雪恨’!”
此时梁萧正在城楼上与众人议事,听闻消息,面不改色。
闻人子义道:“单于接连折损万人精锐两回,想必已是急怒攻心。我军好整以暇,但琅琊西北一带以平原为主,并不适合埋伏。如今单于倚仗‘匈奴玄甲’之威,白袍兵也不适合继续单独行动,免遭不测。”
梁萧会意,道:“把所有新式守城军器搬上城墙,随时备战。此外,等敌军大举出动之后,我军便在城南与城北分设军营死守,以为疑兵,不能让敌军迅速围城,至少要牵制敌军。”
群臣领命离去,梁萧坐镇琅琊,宣布据城死守,同时封闭琅琊,只允许官军出入。
常念侠、秦平、太史子义三人分别领一队白袍兵,就在城外巡视。
这个琅琊范围不小,若是匈奴人将大部队分成每个军团数万人的形式,分兵试探城防薄弱处,再集中突破,琅琊守军也可能疲于奔命。
为此,秦勋按照梁萧传授的训练之法,结合墨家钜子传授的守城之术,日夜急训,显著提高军队的动员效率,终于在匈奴人入侵之前小有所成,保证可以随时支援任何一处城墙。
在琅琊被围攻之前,梁萧与白袍兵还有充足的时间在周围一带进行牵制。
一旦匈奴人完成对琅琊的三面合围,白袍兵就不能再随意接近琅琊了,必须另寻他法,以天策军主力配合琅琊军队,击破敌军。
在梁萧与匈奴人对抗的同时,南方天和教起义愈演愈烈。
远离京城的郡县,大部分百姓都加入了天和教起义,推翻了当地官府。
即便如此,天和教因为起义仓猝,有部分郡县的内应被当地官府缉拿归案,加上大部分起义地区的百姓战斗力有限,因此未能迅速占领江南各个重要州郡。
云定的军队乃是精锐,攻无不克,已经紧急收复了一座郡城,但面对蚁多啃象的局面,也不敢轻易深入。
武帝一病不起,每日就在龙床上发号施令,眼见各地关于天和教的奏折雪片般送来,也不得不强撑病体举行朝会。
“陛下,臣等不赞成支持徐州是正确的,若是支持徐州,只怕江南各地自身难保啊!”兵部尚书公羊贤面有得色。
这一次关于是否支持徐州的君臣角力,算是以六部取胜告终!
武帝冷冷扫过门阀群臣,声色俱厉。
“朕不管你们平日里是什么德行,如今必须团结一致,共抗邪教贼军!”
“否则,一旦京城陷落,朕一把年纪倒是活够了,反观尔等世家子弟,舍得放弃家族几百年经营,甚至等着被他们抄家灭族么?”
武帝话音刚落,文武百官无不变色,唯唯诺诺。
“吾皇圣明,必破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