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云息正低头写着什么,听见这话视线直直地对过来:“这会也是第一次开啊,谁都是第一遭,没什么可以参考的。”她拍了拍顾昊的手臂,“放轻松,但是要认真点儿。”
她把两人带进会场之后就去忙别的事了,顾昊四顾茫然,旁边的人似乎都知道自己该干嘛,这么一比较就显得自己很弱,很无能,还透着傻气。
他清了清嗓子:“那个,苏同学,你觉得这活儿该怎么干啊?”
“先听完再说吧。”她找了个地儿坐下,掏出自己的本子,开始整理待会儿需要注意听的要点。
苏林瑾当然不知道该怎么办。说实话,从见着蒋云息的面到现在,她也只是能朦胧地猜测,这约莫是告诉他们,真实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等学的时候,要时刻心里想着怎么去转化成具体的执行。
见她一秒进入状态,顾昊咬着牙也坐下来拿出纸笔。
大会开了半天,他们这间会场可以听见发言看不见人,到了下午才进入现场的“答记者问”环节。
现场记者不多,他们两人胸口挂的记者证上也没有单位信息。
顾昊还在打量四周时,苏林瑾已经举手:“请问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
发言人看了她一眼,严肃的面容上浮现淡淡的欣赏的笑容:“这是马主义一直以来的观点,并将越来越重要。”
顾昊低头飞快记录,心里又有些暗暗的懊恼,对啊,这是多么简单的问题,他怎么没想到!
还没记完,旁边其他记者也开始提问了,他脑袋嗡嗡的,原来想好顺着苏林瑾那个提问继续下去的思路一下子被打乱,还没重新想到怎么才能标新立异又跟其他人角度不同,苏林瑾已经再次举手:
“请问,大会会不会针对具体的领域和项目,开展讨论和规划吗?”
顾昊朝她看去,这个问题提得也太有指向性了吧?她会不会被拒绝回答啊?
发言人的气息透过话筒传出来不怎么惹人注意的笑意,但听在顾昊耳朵里,就像秋风吹扫湖面,带来一丝入骨的凉意。
“非常好的问题,我们接下去的会议章程会涵盖这个问题,可以说,这是我们本次大会的重点之一。”
“……”
其他人又提了什么问题,顾昊已经听不见了,他僵直着后背,看着自己记录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笔记,头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他真的适合吃这碗饭吗?
一直以来,别人都夸他文笔好写得快,可这够吗?
他连提什么问题都不知道啊……
全天议程一结束,其他人陆陆续续离开现场,他看着苏林瑾奋笔疾书,猜她已经写出今天要交的稿子,只好叹口气,从记录得乱七八糟的笔记里,抓着头发尝试提炼出能写的东西。
蒋云息忙完过来,看到的便是一人淡定地看笔记,一人抓着头发写稿的场景。
她把两人叫出来:“稿子给我。”
看完一篇成稿和一篇半成品,她抬眼看着两人:“我进来的时候,新设和《向阳日报》的头版头条已经定稿,知道为什么让你们直接上吗?”
第114章
顾昊低头:“对不起。”
“为什么说对不起?”蒋云息挑眉,“我可不是为了给你们下马威,没那个精力,也没那个必要,挑你们两个来,是因为你们过去的经历里,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有能力写稿。”
顾昊没抬头,一片红晕从后脖子慢慢蔓延到了脸颊。
他当然知道,这是个规格多么高的会议,也是个多么好的机会。
可是他搞砸了。
他提不出采访问题,也写不出像样的稿子。
“其实你们大学四年,理论知识就是那些,重要的还是得实践,多写,多想。”蒋云息说话很温和,但语气中的分量一点不少,“人家也不比你们懂得多多少,为什么这么快能把稿子写出来,这才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