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3章
也就是这时候黄水仙才知道这孩子每个星期必回生产队不是有多恋家,而是会经过郊区刚开的早市,每个星期一都会给全班同学带早饭。
小孩还真不是缺心眼。
那张脸已经在自由市场混了个眼熟。
只要买得多了,人家还会额外多送一个。
一圈溜达下来,不用钱的吃食至少三四种。
小破孩跟老师处得也好。
初中开始有家长会了,黄水仙从老师那听到最严厉的一句评语也只是疑问的来了一句:“跟你儿子认识那么久了,怎么我的课他还是听不明白呢。”
黄水仙琢磨来琢磨去,也就彻底放下了。
这个暑假,牛建国在生产队里都不咋出现了。。。。。。。。
先锋生产队的社员渐渐发现,二妞和牛建军接过了当哥当姐的大旗,开始带着双胞胎在生产队里头造孽。
生产队这两年满地跑的小孩少多了,二妞和牛建军发明了参观小孩的娱乐项目。
九岁以下的小孩跟着二妞和牛建军也就算了。
这岁数算大孩子了,家里头不管。
三四五岁的小孩还得大人跟着才是真的要命。
倒霉孩子大中午不睡觉就在家门口,看到二妞和牛建军就要跟上,然后大人只好跟着绕大半个生产队。
不是没管过,可是三四岁的小孩听不懂人话啊。
大人是磨破了嘴皮子,一丁点办法都没有了,非要再太阳底下晒,凉快的地方就是不去。
有时候跟不上二妞和牛建军的小孩连鞋子都追掉了,脚丫子不敢落地,烫得直哭,还得大人来哄。。。。。。。
就这几天,生产队开始忙活挖生蚝,晒生蚝干,也不肯再放任自家孩子随心所欲的跟着老牛家玩了,叮嘱的话头都重了几分,问问自家孩子玩得起么。
牛建军暑假天天玩儿,可人家四月份刚去外地参加过游泳比赛,听说等年龄一到就入选省队,这是自身有本事,才是玩得起的。
再看看二妞,听说跟着徐老太拜了个顶厉害的师傅,还听说长大了就能上京都某个相关单位上班去了。
甭管真不真吧,但光凭人家的奶奶是徐老太这一点,也有玩的资本。
大人就得叫自家孩子明白,人和人不一样,父母和父母之间也不一样,所以老老实实的搁家里头干家务活带弟弟妹妹,别成天跟老牛家鬼混。
听进去倒也是有的,所以离开学没几天时,二妞和牛建军留家里头的时间就多了。
两人也不干巴呆着,能整的活也挺多。
最近城里头学生流行个玩法,寄信的时候把邮寄地址和寄出的地址故意写反,这样就会把信退回寄信地址,然后就能省了两毛钱,还有八分钱的邮资费。
贪小便宜的人肯定有,但大部分是因为好玩儿。。。。。。。
牛建军寻思亲爸最近不就寄信回来了么,可以玩回信的啊!!
人是体育生,写小作文那都是套模板
比如学骑自行车,不会,摔倒,大人鼓励,会了…
再比如发烧,大人背,下雨,大人摔倒,起来,去医院,病好了…。
再再比如成绩差,不爱学习,老师鼓励,同学帮助,深有感触,爱学了…。
还有好朋友,有误会,绝交不来往,失落难过,道歉,和好,收获友谊…
小学生六百字小作文按着这模板写,不说得高分,基础分还是有的。
二妞也不是学习型人才,总不能回信里给大伯画个符吧。
虽说内容不重要,两孩子主要还是想体验一把流行,但总得写点啥意思意思。
两人对了半天小作文模板,又结合了这几个月家里头最大的事,按着标准小作文的魔板从奶奶家烧了…。伤心难过…全村捐款…盖起了大楼房…奶奶幸福的笑了给回了封信。
两地来信大概十天左右。
拿到信的牛进仓:天塌了…